李泽楷旗下富卫保险内地设代表处 所为何来
时间:2014-11-25 13:55
来源:中国保险报
作者:无
点击:次
李泽楷旗下富卫保险内地设代表处 所为何来
|
|
|
|
在李嘉诚不断出售内地地产业务的时候,其子李泽楷却正悄悄进军内地保险业。
11月10日,李泽楷旗下富卫保险宣布在上海成立代表处,目前正寻找合资伙伴,待成立满两年后即可向国内监管部门申请合资寿险牌照,正式涉足内地保险市场。富卫人寿也称,经过长期对北京、上海等地的观察,上海自贸区新政以及未来新金融中心的建设力度成为选择落子上海的重要原因,且未来的合资公司会设在上海自贸区内。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代表处,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李泽楷的这一举动释放了很多信号。就在当日,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正式对外发布沪港通启动消息;11月12日,香港方面宣布将取消个人汇兑人民币额度限制,未来人民币在内地和香港可以自由流通,上海自贸区即是前哨站;虽然两地资本市场可以直接投资,但是作为一直受内地高端人士青睐的香港保险产品,却依然无法直接购买,但是先知先觉的香港保险机构进来,未来这一领域势必会被打开,通过上海自贸区内的港资保险机构,其可以寻找到无限商机,而内地个人则一样可以买到更好的保险产品。
李泽楷的“眼光”
“当内地为房地产市场的走向争论不休的时候,李嘉诚悄悄地从这个市场撤退了,也许在他看来,内地的房产市场已经是个夕阳产业,终究要走向饱和的;而没有人会否认,中国的保险行业,即使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还是一个朝阳行业,中国保险市场的深度和密度远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所以李泽楷来了。”11月17日,上海一家合资寿险公司高管对本报记者表示。
然而,要进入内地保险市场,显然要寻找合适的时间。当国内外众多外资巨头、央企国资、民营资本在这个市场中经营了数年无功而返,选择离场的时候,是不是在上海自贸区批复成立、未来全国会有更多的自贸区出现、两地资本市场对接、人民币在资本项下逐渐开放的时候,李泽楷的进来会是一个好的时间呢?
事实上,据本报记者了解,这已经不是李泽楷第一次要进入内地保险业,早在8年前,李泽楷掌控的盈科保险就想“入主”生命人寿,却铩羽而归;去年2月,李泽楷旗下盈科拓展集团完成收购ING集团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与泰国的保险业务并更名“富卫保险”,此后就不断招兵买马,委任李家“老臣”、香港前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马时亨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吸纳加拿大宏利保险集团前高层黄大伟任香港及澳门行政总裁兼大中华区行政副总裁、前任港交所主席夏佳理出任董事会主席。
“上海作为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金融中心,亦是富卫进驻内地的首个策略据点。富卫将尽快于内地开设人寿保险公司,并发展创新、多元化的网上健康保险产品与服务。该业务重点促进多样化健康保险及创新养老保险等服务的目标,同时上海代表处还将与上海自贸区进行紧密合作,共同探索香港保险业在内地的发展机遇。”11月10日,富卫保险大中华区执行总裁黄大伟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表示。
对此,一位香港保险分析师黄斌受访时分析指出,2006年国内资本市场如火如荼,保险市场的保费也是急剧增长,可能也是比较好的进场时间,但是随后而来的金融危机,让全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都陷入低潮,李泽楷自身的诸多业务都深陷泥潭,当初如果进来,可能也免不了被拖累的命运。如今时移世易,内地资本市场加大开放、自贸区以点带面、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上海、香港是两个聚集池,保险业的机会更多,A股处于历史低位,这都给新进入的保险企业带来机会。
“问题是,在内地还没有纯粹的港资保险机构,友邦是老牌的原来AIG旗下成员,进入时间比较早;太平保险集团虽然地处香港,实际上它还是国家金融机构,真正香港本地的保险业在内地经营产寿险的公司还是没有,李泽楷要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黄斌告诉本报记者。
记者了解到,虽然正式成立合资公司,还要两年之后,不过富卫保险已经在挑选合资伙伴,黄大伟对外称,在合资伙伴的选择上,较青睐于互联网、医疗等领域的企业,而非保险同业,同时也不排除会通过收购的形式涉足内地市场。黄大伟称,任何形式都有可能。
卖什么保险
一家港资背景的保险企业,在自贸区内成立合资公司,要打开内地的寿险市场,在业内看来,有诸多有利条件,但也并非轻而易举。而这,即使在富卫保险自己人看来,也是很清楚的。
翻阅黄大伟的简历,其自1981年就加入加拿大宏利金融集团,由分析师、美国个险业务理赔部助理副总裁、香港营运部助理副总裁等职逐步晋升,到2004年获任中国台湾行政总裁、2006年获任越南行政总裁,过去三年在宏利保险任东盟地区高级副总裁。他对于中国内地保险市场不应该一点都不了解。
黄大伟自己也坦言,富卫进入内地之后,会主打互联网渠道,产品结构上专攻医疗健康险及年金等两大类保障型险种。其一可避免和已占尽半座山头的同行正面交锋;其二是可借助股东盈科拓展集团在科技电讯领域的优势。
“我觉得富卫保险的定位是没有问题的,国内寿险市场主要以分红型产品为主,但是分红型产品对客户的吸引力显然不大,收益率低且保障不高,而且内地保险市场充斥着销售误导问题,如果新的公司重蹈覆辙必然影响经营形象。问题是内地的保障型产品也有很多,医疗健康和年金保障产品也有很多选择。”黄斌指出。
在此前,本报曾报道从2007年开始,内地客户在香港购买的寿险保单每年增加50%,到今年三季度累计规模已经达到2000亿港元(详见本报9月29日《购买保费规模每年增长超50% 2000亿港元寿险“内地造”》),如果不是受制于资本管制渠道的限制,也许内地人到香港去购买的保险,要远高于这一数据,而且不可忽视的是,能够去香港并且愿意购买保险的人,基本都是中高端人群,这些保单的价格和保额也很高。
“利率放开、汇率放开、人民币流通渠道打通、两地资本市场打通,是不是意味着未来香港保险产品的优势已经并不具备,原先的汇率优惠、保障优惠、价格优惠、收益可观、快速赔付等都会消失。我觉得不会,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需求,对于投资型的保险,即使在香港购买,也可以通过美元而非人民币,获得的收益也可以以美元计,对于保障型的产品,香港的产品还是会比内地的要便宜,这种趋势短期不会改变。在香港,保险产品的销售利润其实是很低的,保险公司的利润来源主要也是依赖投资,同时还要支付给客户绝大部分,而内地的保险产品利润率还是很高的。如果香港的保险公司能够给内地客户带来产品上的改变、销售渠道上的改变、把价格降下来,或许能够寻得更多的商机。”11月18日,上海一位资深保险营销总监谢芳对本报记者表示。 |
|